正常值,正常,血小板,次方,百分比

提問: 請專家幫忙看看全血分析的指標 問題補充: 性別:男 年齡:33請專家分析一下各項指標,其中的白細胞偏低有何影響。WBC 3.8 10的9次方/L LYM# 1.0 10的9次方/L MXD# 0.4 10的9次方/L NEUT# 2.4 10的9次方/L H LYM% 0.252MXD% 0.103NEUT% 0.645RBC 5.22 10的12次方/L HGB 155 g/LHCT 0.504MCV 96.6 FlMCH 29.7 pgMCHC 308 g/lPLT 219 10的9次方/LRDW_SD 51.3fLRDW_CV 0.141RCT 0.246 L/L MPV 10.2 Fl PDW 11.8fLMPV 9.7fLP_LCR 0.227 医师解答: 一、關于各項檢查結果:1、白細胞WBC3.8 10的9次方/L——白細胞計數正常值 4.0-10.0 稍偏低;LYM# 1.0 10的9次方/L——淋巴細胞計數 正常值 0.8~4.0 正常MXD# 0.4 10的9次方/L——中間細胞計數 正常值0.1~0.9 正常NEUT#2.4 10的9次方/L——中性粒細胞計數 正常值 2.2~8.9正常LYM% 0.252——淋巴細胞百分比:正常值0.20-0.40 正常 MXD% 0.103——中間細胞百分比 正常值0.03~0.08 稍高 NEUT% 0.645——中性粒細胞百分比 正常值50.0-70.0 正常 2、紅細胞與血紅蛋白:RBC5.22 10的12次方/L——紅細胞計數 正常值 3.50-5.50 正常 HGB 155 g/L——血紅蛋白 正常值110-170 正常 HCT 0.504 ——紅細胞壓積 正常值0.30-0.50 正常MCV 96.6 Fl——紅細胞平均體積 正常值80~95fL 微高 MCH 29.7 pg——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 正常值26~35pg 正常MCHC308 g/l——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 正常值 320~370稍低3、血小板PLT 219 10的9次方/L——血小板數目 正常值100-300 正常 RDWSD51.3fL-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標準差,正常值35.0-56.0 正常RDW_CV 0.141——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變異系數正常值11~16 % 正常RCT 0.246 L/L ——血小板壓積 正常值0.108-0.282 正常MPV 10.2 Fl ——血小板平均體積 正常值7~13fL 正常PDW 11.8fL——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 女:0.114一0.282 正常MPV 9.7fL——平均血小板體積 6.3一13.5FL 正常 P_LCR 0.227——血小板大細胞比率,正常值0.13-0.43 正常二、報告結果分析1、白細胞計數3.8,為輕度偏低,但中性粒細胞計數與百分比尚在正常范圍。引起白細胞減少的最常見原因為病毒感染,如病毒性感冒、肝炎、風疹等;細菌感染如傷寒、波狀熱;化學及物理因素如藥物、毒物中毒或過敏、苯、放射性物質等引起;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。 另外,無明確原因的白細胞減少,稱原發性白細胞減少,常見于年青女性,特點為不明原因的反復感染,臨床多無癥狀,或僅有疲勞、乏力等表現。2、紅細胞與血紅蛋白及血小板均無明顯異常,其中的個別項目稍增高或稍偏低,只要無貧血與血小板數量異常,則無重要臨床意義。建議1~2周后復查血常規,觀察白細胞的變化如仍有明顯偏低,應進一步檢查原因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ldnew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